趣味学普通话!铜仁职业技术大学“药韵青行”实践团为乡村娃送上“语言礼物”
日期:2025-07-01  作者:铜仁职业技术大学“药韵青行”三下乡社会实  浏览量:0

“小朋友们,‘四是四,十是十’,跟着姐姐再读一遍!”7月1日,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柳浦村的活动场地里传来阵阵清脆的朗读声。铜仁职业技术大学“药韵青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正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开展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普通话趣味宣讲活动。

“这题我行”——绕口令挑战赛

“绕口令挑战赛”刚一开始,身着红色上衣的小男孩就举高了手,奶声奶气地挑战“粉红墙上画凤凰”,读到“凤凰画在粉红墙”时突然卡壳,引得周围小伙伴们偷笑。队员们立刻笑着鼓励:“没关系,慢一点,我们再试一次!”在反复练习中,孩子们渐渐找到节奏,发音也越来越标准。

图片1.png图片2.png
图为队员正在教小朋友读绕口令  武星摄

“这题我会”——平翘舌找不同

针对乡村孩子在平翘舌发音上的难点,队员们设计了“平翘舌找不同”游戏。一张张写着“石子”“狮子”“桑叶”“商业”的卡片被举起,孩子们像小侦探一样盯着卡片,抢答时的小手举得比头顶还高。“姐姐,这个‘z’是平舌,那个‘zh’是翘舌对不对?”得到队员肯定的眼神后,孩子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图片3.png图片4.png

图为小朋友们抢答平翘舌不同的题目  杨雯摄

“这题我翻”——方言翻译大挑战

最热闹的当数“方言翻译大挑战”环节。小朋友用熟悉的苗语或当地方言说出“吃饭”“赶集”“做农活”等日常词汇或短句,队员们则迅速用标准普通话“翻译”出来,反之亦然。当听到队员们努力模仿自己的方言时,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在笑声中明白了方言是家乡的味道,普通话是沟通的桥梁。这一来一往,不仅拉近了彼此距离,更在生动实践中直观展示了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关系,强化了学习效果。

图片5png.png图片6.png

图为小朋友与队员开展方言翻译大挑战  武星摄   

“娃娃们讲得清楚,玩得开心,我们看着也高兴!”一位柳浦村老乡眉开眼笑地说道。“药韵青行”团队的队员们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普通话推广,更是一次与乡村孩子的“心贴心”交流。“看到他们眼睛里的光,就知道我们做的事很有价值。”让村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在玩中学,学中玩里感受普通话的魅力,让普通话更好地拉近你我之间的距离,铜仁职业技术大学“药韵青行”实践队以真诚与智慧,在松桃苗乡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接下来,团队还将继续扎根乡村,用青春力量为孩子们送去更多成长助力。

 

分享到
编辑:  丨 内容来源: 收藏本页